“税务部门开展‘科创税立方’活动,提供‘创业导师’服务,为我们依法合规经营筑牢了坚实后盾。”在上海市税务局日前举行的一场税收宣传活动中,上海本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力深说。
“科创税立方”是上海市税务部门去年4月推出的专业化税收宣传服务品牌。一年来,上海税务部门聚焦科创企业发展需求,不断深化“政策找人”“智算慧享”等服务举措,持续规范政策执行,引导科创企业走好创新路。
税校合作播撒“创新种子”
高校是科创萌芽的摇篮,也是青年创业的起点。“科创税立方”品牌推出以来,上海税务部门联合十余所高校打造“政策普及+实践赋能”双轨机制,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提供从理论到实战的全流程支持。
“毕业后我打算和同学合伙开一家科技公司,想问问该怎么注册?”“公司招用重点群体就业,有什么税收优惠吗?”在华东理工大学校园招聘会的现场,税务部门为近百名师生和20余家用人企业送上税务“锦囊”。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税务局的“创业导师”结合企业开办事项、就业创业税费政策、税费业务办理流程等热点问题,为高校师生提供“面对面”辅导。“税务部门将科创税费政策送到我们身边,为师生开展‘零距离’专业指导,这种方式让同学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走得更稳。”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育综合办负责人徐艳表示。
从现场答疑到长效育人,税校合作的深度不断拓展。在奉贤区,税务部门与上海商学院合作,把税务服务深度融入教学、实践与科研全流程。在松江区,税务部门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携手,建立起常态化“产学研”合作机制,为大学生提供税务实践基地,在办税服务厅获得“沉浸式”办税体验。
“一站式”服务缓解“成长烦恼”
针对成长期科创企业需求,上海税务部门以“科创税立方”为抓手,以园区为支点,打造“不出园”的“一站式”服务生态,缓解科创企业“成长烦恼”。
在普陀区天地软件园,普陀区税务局依托“科创税立方”品牌建设,在园区建立税收共治点,设立“普税汇·税务无人超市”自助终端和“税动力·补给站”,组织税务干部积极调研了解科创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税费需求和痛点,为科创企业提供办税和税务咨询便利。
“智慧产业需要智慧服务。税务部门建立的税收共治点智慧化水平高,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辅助。”园区独角兽企业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杨小秋介绍,2024年以来,波克科技在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多次遇到涉税疑难问题,每次都及时得到税务部门的帮助支持,成功享受税费政策减免超过1亿元。据了解,天地软件园去年新增企业260家,目前园区科创企业占比高达75%。
在长宁区“上海硅巷”,税务部门设立的“蒲公英”服务站展现出服务“数字经济”的优势。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西井科技财务总监陈怡斐介绍:“可以用‘无事不扰,有求必应’来概括‘蒲公英’服务站的功能。小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填报指导,大到多部门联合开展科创企业‘出海’培训,我们不出楼就可以解决各类诉求。”据了解,在“上海硅巷”里,长宁区税务局按照不同成长期的科创企业设置了3个“蒲公英”服务站,确保解决园区里的初创期、成长期、发展期等各阶段“数字经济”企业的个性化需求。
风险管理提醒企业合规经营
随着更多科创企业走向国际舞台,“合规”与“出海”成为关键词。面向冲刺资本市场、拓展国际业务的成熟期企业,“科创税立方”提供全流程定制化服务,助力企业行稳致远。
“在公司的发展征途上,税务内控机制与风险管理扮演了重要角色。通过税务部门定期上门辅导,企业构建起覆盖全链路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。”上海凯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驰表示。
东方雨虹财务总监王艳梅算了一笔“红利账”:得益于科创税立方的辅导,我们连续6年获得A级纳税人称号,企业在办税缴费、招投标和政策享受等方面畅行无阻,2024年享受税费减免共计1208万元。依托政策支持,东方雨虹产能从1万吨提升到10万吨,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。
拟上市企业上海思客琦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区税务局“专家顾问团”支持下,顺利完成涉税“健康体检”。“我们确定在深证创业板上市的目标后,‘科创税立方’专家顾问团队主动靠前,帮我们顺利跨越上市筹备期、辅导期等关口。”该公司财务总监何冬乐说。
据了解,松江区税务局积极融入“科创税立方”服务理念,与区发改委等部门紧密合作,及时获取辖区内拟上市企业名单,并根据行业、营业收入、税收优惠享受情况及上市进展等进行分类分级管理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精准辅导,助力企业合规上市。